会议专题

哈尔滨市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结合哈尔滨市气象服务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用户满意度的评量方式,构建了适用于哈尔滨市气象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测度模型CSIWS,模型主要包括CSIWS测度和管理的流程、评估指标体系、调查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计算方法等.模型的指标体系由以下五类指标构成:政府(含气象)部门对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气象服务是否产生社会效益、气象服务特性(要素准确率和整体准确率、响应性)、服务时效和手段、整体公众形象及美誉度等.针对以上五类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包含14个基础指标问题.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社会公众,前期的试调查阶段共发放问卷100份,成功回收82份,对试调查结果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载荷值偏低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删除,直到试调查问卷通过检验,可进行正式调查.正式调查阶段共对外发放问卷1000份,成功回收831份,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录入和统计,总结得到以下结果:满意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象服务产生的社会价值,气象部门公众形象及美誉度,服务及时性、手段多样性、内容丰富性,预警预报整体准确率,政府部门对气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从公众的角度来说,气象服务信息的确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指导,例如:增减衣物、安排出行、出门是否带伞、雷雨关窗、雨雪后路滑、是否洗车等等;公众对于气象部门的整体印象还算不错,尤其对于我们的天气预报主持人,新闻发言人等的表现还是认可的,公众对于气象部门的整体印象还算不错,尤其对于天气预报主持人,新闻发言人等的表现还是认可的;大部分公众对于气象信息的宣传手段与发布形式还算认可,而部分公众有更高的期望;而对于预警预报整体准确率,公众对这一指标打了81.88分,期望与实际的差距达到了0.77,可见,对于预警预报整体准确率这一方面气象部门的表现远远达不到公众对我们的期望,今后工作中应该紧紧围绕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这一重点,下大力气将预报准确率提高,尽量缩小期望与实际的差距;满意度指数最低的是政府部门对气象工作的重视程度,仅有78.69分,差距也有0.92之多.可以说公众对这一指标有些许的失望.本文还对哈尔滨气象服务的质量进行了调查评估,质量评价包括气象服务需求度调查评估覆盖度调查评估,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降水类受关注,气压湿度关心少;暴雪暴雨关注密切,低温寒潮稍显不足;临近预报受重视,森林防火受冷落;气象信息关注度高,半数市民每天看.在众多的获取气象信息途径中,电视依然是最主要的途径;公众对于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的了解程度不高;早上和晚上是公众关注天气预报的两个主要时段;参与调查的41.67%的公众认为气象信息应该免费,而35.42%的公众愿意为气象信息支付1~20元;公众认为气象部门最应该优先改进的方面是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

气象服务 用户满意度 质量评价 准确率

王莹 刘艳华

哈尔滨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10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