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北地区冬小麦各生育阶段不同干旱年型产量风险评估--以北京和山东禹城为例

基于最近40年气候资料、作物资料,利用验证后的APSIM-Wheat模型,以播前土壤水分含量、拔节-开花阶段水分亏缺率以及开花-成熟阶段水分亏缺率为指标,研究了北京和山东禹城冬小麦各生育阶段不同干旱年型下的产量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冬小麦播前底墒对其产量影响最大,这两个地区若播前不灌溉,冬小麦产量存在极大的风险;(2)当拔节-开花阶段水分亏缺率大于35.5%时,北京出现严重春旱,而禹城水分亏缺率大于28.8%时则出现严重春旱;而且北京和禹城拔节开花期出现干旱的频率都分别高达76%和74%;(3)北京和禹城初夏出现干旱的频率均高达72%,冬小麦产量风险较大.以北京为例,初夏干旱年高于3000kg/ha的产量风险率为85%,而初夏不旱年在此产量水平上却无风险;高于4000kg/ha的产量风险率初夏不旱年的风险率仅为8%,而初夏干旱年却无法达到此产量水平.

冬小麦 作物产量 风险评估 生育阶段 干旱年型 APSIM模型

李艳 杨晓光 薛昌颖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9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12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