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M分量和机制的分析比较
本文分析了触发闪电中M分量的幅度、上升时间、半峰值宽度和转移电荷量,并对广东、山东和美国的触发闪电统计特征进行了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通常情况下M分量的幅值低于400A,上升时间小于400μs,半峰值宽度小于1ms,转移电荷量在0.1-0.3C范围内,但在幅值、上升时间、半峰值宽度、转移电荷量的分布中,均有部分M分量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2)第二类M分量的幅值约为第一类M分量的10倍,半峰值宽度和上升时间大约是第一类M分量的1/4,转移电荷量约为第一类M分量的2倍,两类M分量的参数分布也有较大差别;3)第一类M分量和第二类M分量的电流波入射/反射速度不同,第一类的入射速度大,而第二类的反射速度大,第一类是由云中电荷击穿汇入主通道形成的,而第二类对应了正极性流光一反冲流光过程,两类M分量的物理机制有所区别。
触发闪电 M分量 双波模型 反演电场 放电机制
谢盟
四川省防雷中心,成都,610072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4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