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和2012年夏季格陵兰岛冰盖表面融化对比及可能的影响机理分析
本文重点分析了2013年夏季格陵兰冰盖表面的融化特征,并将2013年与2012融化极值年的异常进行对比,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动力和热力差异及其对冰盖表面融化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格陵兰冰盖表面最大融化范围仅为44%,远小于2012年的97%,持续的时间也比2012年短20天左右,平均的融化面积和持续时间都接近气候平均态.2013年夏季大气环流异常与2012年近乎完全相反,格陵兰及附近海域为低压异常,500-hPa位势高度场为负异常,大气环流和2012年相比更具有纬向型.格陵兰岛的北部和南部出现气旋异常,有利于输送北极的冷空气到格陵兰岛,不仅降低了夏季格陵兰冰盖表面的平均温度,而且也减少了格陵兰高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同时,2013年夏季格陵兰表面向下的辐射通量异常分布大体上呈西南一东北走向,不同于2012年的南北分布.尽管从分布上看,总的向下辐射通量以正的短波分量为主,但是长短波分量相互抵消使得2013年夏季总的向下辐射通量接近气候平均态,这使得辐射对冰盖表面温度的影响不明显.大气环流的动力和表面辐射收支的热力共同作用导致2013年夏季格陵兰冰盖表面融化经历了相对缓和的一年.
格陵兰冰盖 表面融化现象 温度变化
陈志强 刘骥平 范广洲 胡永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气候与海-气实验室,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1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