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北雨季中国东部降水异常型及形成机理

根据1958-2011年中国东部(105°E以东)316站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合成分析、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以及散度、涡度、波活动通量等动力诊断,探讨华北雨季(7月11日-8月31日)中国东部降水异常模态及同期、前期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发现,华北雨季中国东部降水异常表现为三个统计显著的相互独立的降水模态:第一模态为偏西型,当其时间系数为正(负)时,河套地区降水偏多(少)、江淮流域上游降水偏少(多)、南方大部降水偏多(少);第二模态为北方一致型,当其时间系数为正(负)时,北方降水一致偏多(少),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多);第三模态为偏东型,当其时间系数为正(负)时,华北至长江中游降水偏多(少),华东沿海降水偏少(多).研究发现,造成华北雨季三个降水异常模态的主要环流特征各不相同:偏西型降水主要受西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南北偏移和南亚高压东脊点东西偏移影响;北方致型降水主要由东亚太平洋遥相关波列在中高纬度的异常中心导致;偏东型降水主要与海陆气压异常对比造成的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有关.此外,三个模态与前期环流异常有密切联系.第一模态在正(负)异常年的环流特征由7月上旬200hPa来自北大西洋的异常波列造成乌拉尔山位势高度负(正)异常和巴尔喀什湖以南位势高度正(负)异常持续至华北雨季时段引起.第二模态在正(负)异常年的环流特征与前期7月上旬200hPa北大西洋上位势高度负(正)异常产生的沿中纬度(高纬度)路径向下游传播的波列有关.第三模态在正(负)异常年的环流特征由春季3月份低层蒙古上空异常的气旋(反气旋)持续至同期华北雨季时段造成.

降水量 变化规律 大气环流

郭恒 张庆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天津

中文

1-27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