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图片的钙质砂连通孔隙分析
钙质砂是一种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特殊砂土,由于在形成过程中保留了原生物的骨架,故钙质砂颗粒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富含孔隙.颗粒孔隙的存在对钙质砂的压缩、剪切、强度和破碎性等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取南海一处岛礁建设地基的钙质砂试样,根据粒径大小将其分为六个不同的粒组,在每个粒组中选出不同形状的代表性颗粒,对其进行电镜扫描试验.借助MATLAB图像处理程序,选取合适的阈值对扫描试验得到的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对钙质砂的连通孔隙进行了分析,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粒径和粒形钙质砂颗粒的表观孔隙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粒径小于1mm的颗粒,面孔隙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形状颗粒面孔隙度差别不大;粒径超过1mm后,面孔隙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条状颗粒面孔隙度最大而片状颗粒的面孔隙度最小.
钙质砂 连通孔隙 电镜扫描 二值化图像
蒋明镜 吴迪 曹培 丁志军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093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62-66
2016-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