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DIC图像分析技术在静压桩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目前基于数字图像的DIC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室内模型试验中采用DIC图像分析技术可实现对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位移的测量,进而对桩周土体位移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但是位于桩土界面处的薄层土厚度较小,其位移无法利用DIC技术进行精确测量.因此本文对DIC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改进,可记录并计算桩土界面土体位移场情况,从而研究沉桩过程中桩端深度和压桩速度对桩土界面土体位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体贯入时桩土界面土体位移的发展可分为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初始阶段土体位移表现为急剧增加然后迅速减小,而稳定阶段土体位移在0左右波动.总体来说,砂土中进行压桩,桩土界面土体随桩体贯入发生的位移较小.在同一桩端深度处,压桩速度越快,桩土界面土体位移越大;当压桩速度相同时,桩体贯入深度越大,桩土界面土体累计位移越大,稳定阶段反弹位移越小.本文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揭示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和桩土界面受力变形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静压桩 土体位移 分布规律 数字图像匹配
陆烨 李航 孙汉清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09-213
2016-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