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现状及思考
民以食为天,食以肉为先,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其中兽药及违禁药物的残留管控是一项艰巨而不得不做的任务.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的监控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取得长足的发展进步,监控体系所覆盖的动物品种、药物种类、地区和取样数量逐年增长,检验合格率历年呈增长趋势。但监控计划在国家动物源性食品残留控制体系中并未发挥其主要作用,每年仍有为数不少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也难以成为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支持性和基础性体系,依靠批批检测或抽样检测难以保证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现就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不规范,难统一;检测工作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人身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抽检样品的代表性。笔者认为,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要依靠强大的科技支撑能力,食品安全保障技术重点在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全程控制,规范残留监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建立风险预警电子信息系统、改革实验室体系和检测方法体系、加强检测质量控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并大幅提高残留监控计划的取样量和覆盖范围,发挥残留监控计划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从农田到餐桌法律法规的无缝对接。重视风险交流,通过设立专门的交流机构,开展公众消费认知调查,及时公布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不断加强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以此促进大家共同监督,保障人民大众舌尖上的安全。
动物源性食品 兽药 残留检测 监控计划 安全风险
霍惠玲 李研东 米振杰
河北省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5
国内会议
2016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2016年联合学术大会)
成都
中文
321-323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