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微循环建立和改善新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通常由脑血栓或脑出血引起,在短时间内造成神经元死亡、微血管坏死、血脑屏障破坏等不可逆损伤.在治疗时间窗内,临床对缺血性脑卒中通常采用溶栓治疗,但溶栓引起的血流再灌注会对患者造成进一步损伤.研究表明,莫诺苷能有效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减少体重丢失、降低死亡率,有利于脑卒中的恢复;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局部血液循环,其机制可能是脑卒中后,莫诺苷通过激动血管上VE-cadherin及梗死周边区TIMP的表达从而保持了梗死周边微血管完整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缺血周边区血管新生是以芽生方式进行;莫诺苷通过刺激梗死半暗带血管芽生增多从而促进了血管新生,为新的血管网络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新生血管,有利于缺血半暗带血供的维持;莫诺苷促进脑卒中后血管新生可能是通过调节ephrinB2/VEGFR2信号通路及其下游p-Src、p-Erk、p-FAK、PAK1、VE-cadherin等蛋白实现.
缺血性脑卒中 莫诺苷 微循环 血管网络
王文 向本旭 郭德玉 艾厚喜 孙芳玲 刘婷婷 田欣 祝自新 郑文荣 王宇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实验动物室,北京,100053
国内会议
贵州遵义
中文
32-32
2016-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