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交通站资料应用于团雾的监测和分析
依据低能见度过程的定义,挑选并分析了2个高海拔站点上的多个局地团雾过程.结果表明:春夏季这两个交通站发生的雾以地形雾为主,过程都发生在降温降雨天气里,局地性很强.长时间的能见度下降过程中少部分出现了”象鼻”前兆,更多是维持时间短的没有前兆的”突降”.从温度和湿度条件很难判断是否出现低能见度的团雾过程.风速和能见度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辐射雾不同,团雾过程期间风速较大.风的变化规律也难以作为预报预警依据.由于资料时间限制,个例有一定局限性,但资料真实可靠地反映出局地的团雾现象,充分说明交通站监测在山区的重要性.对团雾过程的分析,可为预报预警工作以及更深入全面的研究提供经验.
低能见度天气 团雾现象 过程分析 背景场 气象要素
唐延婧 裴兴云
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51-757
2014-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