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西南涡的结构特征及诱发河南暴雨机理
对低涡暴雨的预报不仅取决于对低涡移动路径的把握,也与低涡的结构及其演变关系密切.利用NCEP资料对2008年7月一次西南涡结构特征和暴雨机理分析表明:西南涡的生成过程包含着高原涡的耦合诱发,西南涡的生成、发展与干位涡向对流层低层扰动下传有关;中高纬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对峙加强了系统的斜压性,使低涡中心向上伸展的位涡柱和正涡度柱具有向西倾斜的结构;成熟的西南涡具有中尺度非对称的显著斜压结构特征;对流层中层正涡度平流是西南涡发展和引导西南涡移动的重要因素.潜热释放能促使西南低涡发展,并使降水量明显增强,凝结潜热释放是暴雨发生和雨量增幅的一种重要物理机制.
西南涡 结构特征 暴雨 物理机制
王新敏 张霞 孙景兰 吕林宜 徐文明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河南省气象局,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6-68
2014-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