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黑龙江省近两年三次大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2年11月11日、2013年11月18日和2013年11月25日黑龙江省近两年发生了三次典型大暴雪天气过程,部分站点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本文从中高层冷暖空气、中尺度分析、地面低压系统的演变及特征物理量场四个方面对三次强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三次强降雪过程的异同点,探究暴雪、大暴雪落区的预报指标;同时,尝试分析极端降雪的成因.分析表明:前两次暴雪过程存在阻塞形势,地面低压位置偏南,水汽输送强,降雪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一次过程则主要是系统强度大,地面为爆发性气旋,水汽直接来源于日本海,降雪时间短但强度大.进一步通过分析三次过程的高空地面形势以及比湿场的标准化距平找出三次强降雪过程的共同点是:①至少有一个相关影响系统较历年同期异常偏强2σ;②850hPa异常偏强2σ左右.

大暴雪过程 中高层冷暖空气 中尺度分析 地面低压系统 物理量场

钟幼军 马国忠 赵广娜 刘刚 刘松涛 关铭

黑龙江省气象台,哈尔滨150030 鹤岗市气象台,鹤岗150030

国内会议

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81-186

2014-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