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次暴雨过程的综合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京津冀三次暴雨过程的高空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高温高湿、大气不稳定等相似的天气背景下,由200hPa高空急流(强辐散)、500hPa和700hPa西风槽、副热带高压、850hPa低涡切变、低空急流以及地面冷锋、地面辐合线等相似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京津冀地区典型的暴雨天气形势;雷达反射率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列车效应以及热带降水型,长时间高效率的降水导致暴雨形成;另外,太行山和燕山的地形影响对暴雨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天气系统位置、强度的差别以及湿度条件、热力条件、不稳定条件等的差异,造成三次暴雨过程在强度、落区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暴雨过程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多普勒雷达 回波特征
赵玉广 裴宇杰 王福霞 李宗涛 杨晓亮
河北省气象台,石家庄05002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4-200
2014-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