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工业设计教育:立基于国际与在地的发展思维

值今,距包豪斯(Bauhaus,1919-1933)创校近一百年后,重新审视工业设计的教育展望,实有必要从国际趋势、在地环境、产业合作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一些比较思考,借以促成”有自觉”的教育定位,并期以把握”有意义”的发展契机。耘文仅举隅四个特色学校(两个美国大学、两个欧洲设计学院),分别针对其培养人才的相关设想与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说明,俾先提供较具体、易于理解的设计教育讯息,使彼此的意见交流拥有一个共同基础。其次,针对四个学校进行异同整理,并以综合评述,摘记出共通点,使吾人在谋求设计教育改革之际,能得助于这些标杆性的启发,或藉之检视、整备适以可行的发展方向。最后,个人参酌上述,并对照所知,提出六个议题,供作本次大会主题:“成长&引领”的参考与研讨。 这些特色学校,或其他极具代表性的设计院系,其实都有着各自发展的形成因素和生态条件:例如,开办愿景、人力组合、地缘优势、组织文化、企业认知、产业属性、教育制度与公益赞助,等等;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关联影响,各校均拥有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和条件,故,唯有仰赖自己作出“有意识”的努力以及“策略性”的举措与经营,才能在权衡“国际观照”与“在地关怀”之间,与时俱进,彰显出自己的定位意义和贡献特色。但,除了“综合评述”所提的共通点可资借鉴外,在此,亦提供一些可弹性运用(就地取材、因时制宜、因势利导)的想法和作法,期望吾人能就以下六个议题,重新加以评估或径予改革,使其有助于自行构建出“别具特色”“日新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议重整“开发身体能力”的基础课程、制定“系列设计课程”的专业指标、开拓“整合不同专业”的新颖途径、加重“社会生活议题”的设计研究、建置“联结国际专业”的运筹平台、打造“借力在地产业”的实验方式。

高等院校 工业设计院系 专业定位 教学理念

官政能

实践大学工业产品设计系所

国内会议

2013全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

广州

中文

25-31

2013-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