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考工记》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谈工业设计在高等院校中新的系统教学理念

中国的企业为了满足实际培养设计人才的需要,已建立了三个主要途径对应提供三方面的主要知识:技能、规则和经验.另一方面,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考工记》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知识结构,其内容和现代设计师所需知识层面类似.本文希望通过比较这两个教育体系:现代设计教育与手工业教育,以发现提高中国设计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建议为了满足对于设计教育的实际需求,中国设计管理的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发展应该参考传统手工艺的教育结构。就建立一个结合本土价值观的整体知识体系而言,设计管理教育应该被看作是设计教育更深入一步的发展阶段,而不是一个新学科。当代设计教育除了现有的提供设计技巧培训的技术型教育以外,更应该发展设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发展知识型教育,以此形成完整的设计知识体系。设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设计师的本土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才可能在他的设计作品中赋予本土价值,并以此进一步提升本土价值体系,形成设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循环。而在这一循环中,不论是手工业还是现代制造业,作为教育主体的人都是循环中的原动力。设计师自身形成的本土知识体系也是其具备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无法直接学习的,它必须通过设计师自身的主动思考、反映而形成,而以设计管理教育为代表的知识型教育就是启发其思考的主要动力,因此设计管理教育事实上是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纽带。正因如此,对于设计管理知识的学习也是设计师发展成更高层次的高级设计师或是设计经理的必经之路。

高等院校 现代设计教育 手工业教育 知识结构

刘曦卉

香港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2013全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09-113

2013-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