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风格化课题总结--工作室课题制与传统课程制的教学实践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在2010年底开始实行工作室课题制的教学改革,一是为了充分满足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新专业方向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二是为了培养真正具有通过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专业设计人才。在课题制与课程制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背景下,通过分析实际教学案例,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本次课题是以“互生”为主题进行餐具设计,这也是中国首届“太湖奖”工业设计大赛的主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灭绝加速、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背景下,“互生”代表着人与环境之间一种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种“互生”的关系无论是重建还是延续,在今天依然需要我们用“同情心和智慧”来思考,来设计。 通过这次课题同学们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认识了中国传统菜系。不仅从食物本身去认识菜系的发展,还从传统文化、各地民俗等角度去认识我国传统菜系的形成原因,并将当地环境和饮食习惯相结合来深入了解菜系的形成背景。正因为前期的研究与分析作业为同学们以“互生”这个主题来思考设计内容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同学们才能分别从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或建筑风格的角度、从宗教民俗的角度、从对儿童关爱的角度和从少数民族装饰品的角度等不同的视角切入设计,设计了风格各异的系列餐具作品。作业完成后,同学们将自己的设计作品报名参加了“太湖奖”工业设计大赛,共有3个小组的作品入围,它们是《墨纹》《拙具》《过家家》,其中《墨纹》这件系列餐具作品以其具有一定的人文思想获得了创意组的三等奖。
高等院校 产品设计专业 课程制 课题制 教学实践
裴悦舟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53-255
2013-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