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学”之前:伦勃朗的《音乐寓言》
众所周知,”东方学”这个理论概念的引进归功于爱德华·萨义德.忽略他的《东方学》(出版于1978年)一书在随后几年里遭到的批判,他的成就引起了那些把东方形象扭曲了的西方人的新的注意力,并且创造了一个新的制备机理.然而,对萨义德理论的过于普遍应用存在一个范围上的问题,因为他的阐释和结论是建立在西欧工业时代实例的基础之上的.另外,萨义德的研究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对艺术参与其中的深入分析.最后,近期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土耳其和伊斯兰文化的视觉图像研究也清楚地表明,在18世纪中叶之前的环境与其文中所述已经不同,萨义德所阐释的理论只能被谨慎地应用或根本不能被应用于他所规划的时代之后.本文解读Harmenszoon vanRijn的《音乐寓言》,他有一个大家熟识的名字,叫伦勃朗。通过分析勃朗特可能所指的不同视觉叙述来将这幅画加以处境化。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一个翻译的过程,例如可以叫做“重写过程与反抗过程”。伦勃朗的音乐寓言:它包含了荷兰黄金时代的元素和特征,反映了在性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设定。这可能是由于“表面上”作为一家妓院或那些“一目了然”(引用艾迪,德容)在国内树立老鸨或诱惑场景的设定。但这也涉及对婚姻象征性的叙述和节制的概念,以及vanitas静物画在其影射的世俗享乐的对象和数组神话叙事中提出了维纳斯和人感官以及东方元素。所有这些资料翻译和转换成一个超越了叙述的视觉想象。主题和话语不统一或形成断裂,但是一个自由的不断变化的观点。考虑到视觉叙事的文化现象,伦勃朗的画作呈现出全球化的现象。年轻伦勃朗的经历使他沉浸在17世纪的荷兰贸易交流和世界各地之间的外交活动。荷兰的主导地位,以及西方的合作伙伴创造了主导的思想,以及主人的控制地位,还有相应的美学霸权。伦勃朗画作产生的强大视觉想象后来被标题音乐的寓言假装一个统一的叙事,忽略差异的存在在视觉内容上来说是无害的。
荷兰绘画 《音乐寓言》 伦勃朗 东方形象 视觉想象
安东尼奥·巴达沙利文 卞娴
卢塞恩艺术设计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96-30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