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图像中考察丝路上的乐舞交流--以唐代西域”胡旋舞”在欧、亚、非舞蹈中的传承为例

古西域和”丝绸之路”的乐舞文化交流融汇,我国古代文献、诗歌、图像中有很多记载.在丝路上各民族不断迁徙、交流、融合的变迁中,形成多样乐舞文化,其内涵已是历经各民族涵化而转变,自不同于往日风貌!笔者以为丝路乐舞遗存之重创乐例,可以丝路上主要民族古代乐舞的传承与创新现状为例论证之.从古埃及、古希腊、中东、印度及中亚乐舞艺术的传播流程中,探索各时期、各地区的乐舞文化特质及其变迁,经跨文化交流及文化融合,可见其对西域乐舞的影响.中国汉唐之际,“西域乐舞”从中亚传到西北边塞,再传人中原四方,成为隋唐宫廷乐舞的基础。本文从陆、海丝绸之路上复杂、重叠的文化交融现象中,以唐代西域“胡旋舞”在欧、亚、非舞蹈中的传承为例,通过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图像和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以及和现今丝路上各民族民间舞蹈的相互比较,来探寻丝路上的乐舞交流历史风貌。从图像中考察丝路上的乐舞交流,寻找出《胡旋舞》及旋转性舞在东西方乐舞艺术交流的迹象线索,从现存考古图像寻根,并以创新之乐舞现状进行了比较。

唐代时期 丝绸之路 乐舞艺术 跨文化交流

赵琴

台北教育大学

国内会议

2013首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305-340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