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多模型和稳定性评价的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量配置研究

本文对引汉济渭工程关中受水区22个供水单元划分了四类供水对象,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设置了2030规划水平年水量配置的六种方案;分别建立了水量平衡模型、需水模型、供水保障率模型、供需平衡模型、多因子综合模型、融合赋权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型等六模型,进行水量配置研究;并在水量配置方案结果的基础上,引入破产理论的资源配置稳定性指标BASI和改进的评价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冲突解决稳定性指标CPBSIE,评价和推荐了最佳水量配置方案.结果表明,方案四即考虑供需水平衡的水量配置结果较其他方案结果更为稳定.研究成果可为关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并发展了水资源配置的理论和方法.

跨流域水资源 水量配置 可持续发展 稳定性指标

师小雨 黄强 李瑛 刘登峰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陕西省水利厅对外合作与科技处,陕西西安710048

国内会议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郑州

中文

50-57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