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效益评价模型与应用
钢铁行业固体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危害人们生活.其资源化可以提高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为更好地实现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打分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钢铁业固体废弃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展开讨论,以包头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包钢)为例,最终建立钢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模糊评价因子模型和效益模型,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评价结果表明,包钢在固体废物资源化产品作为工业原料、生产建筑材料以及回收能源、用于农业领域及提取有价成分等方面,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对差距,包钢应结合自身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加快合作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化水平、放眼市场,拓展资源化途径、建立更为完善的资源化管理体系等。在保证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使得固体废物利用率不断提升,以期取得更大的收益。在推动钢结构产业化的同时,随着建模技术如BIM等的普及,工业废渣和建筑垃圾一样,同样可用于建筑标准化的普及。由于存在调查范围较窄、信息不对称等限制因素,可能会使研究结果与实际产生偏差,还需进一步结合市场和国家政策对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正积极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钢铁行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本文钢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益模糊评价因子的提出和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
钢铁业 固体废物 经济效益 技术交流 资源配置
宋海燕 崔宝霞 牛建刚 陈旭 张垚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包头01401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474-478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