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间歇性脑脊液漏所致低颅压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Schaltenbrand曾提出三个可能的SIHS发病机理:脑脊液分泌减少、脑脊液吸收过快、脑脊液外漏。但目前研究尚无一例SIHS被证实是由于分泌减少或吸收过快所致。SIHS影像学改变:MRI:典型改变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强化,是静脉充血扩张造成。此外还可有硬膜下积液、脑下移和脑垂体充血等表现。脊柱MRI可显示硬膜外积水,但定位不准确.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像:诊断脑脊液漏的金标准,可直观观察到活动期脑脊液漏的部位,国外报道阳性率约60%。CT脊髓造影亦是目前脑脊液外漏定位诊断一种影像学手段。SIHS一般预后良好,常规保守治疗,包括严格卧床休息1-2周,采用头低脚高位,多饮水及静脉补液,每天补液2000 -2500ml。这些治疗一般可在10d-2个月内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如果保守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症状,可采用硬膜外注射液体及自体血硬膜外血贴治疗。本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提示及时发现和识别不典型的SIHS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发病机理 影像学诊断 保守治疗

汪效松 张旭 何莹超 周瑞玲

350001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350001 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72-75

2016-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