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尿酸水平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收集2009年2月-2013年7月间发病4.5h内给予rt-PA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根据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预后良好组(n=93)与预后不良组(n=83)相比,年龄较小(61.44±11.48vs69.04±13.21;P=0.000),有糖尿病(12.90%vs28.92%;P=0.009)的比例较低,溶栓前血糖水平较低(5.05±0.97vs5.83±1.72;P=0.020),血尿酸水平较高(404.35±151.69vs345.63±107.53;P=0.028)、溶栓时间窗较短(1.92±0.94vs2.30±1.01;P=0.019)、溶栓前NIHSS评分较低(13.99±5.23vs15.99±6.20;P=0.025)、溶栓后2h(140.83±18.31vs148.95±18.87;P=0.005)及24h收缩压(137.61±21.93vs147.12±17.37;P=O.009)较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不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P=0.172;OR,0.965;95%CI,0.917-1.016),而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P=0.047;OR,0.957;95%CI,0.916-0.999).

急性缺血性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尿酸 疗效评价 预后分析

黄银辉 施清晓 林智强 林友榆 陈海默

362200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156-164

2016-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