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线粒体自噬的观察

目的:本实验分别应用APPsw/PS1dE9双转基因小鼠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月龄AD小鼠的行为学、线粒体形态及线粒体自噬指标的变化.以体外培养的20E2细胞(稳定转染APPsw的HEK293细胞)作为AD的细胞模型,观察其线粒体线粒体形态和线粒体自噬指标的变化.从而探讨AD中线粒体自噬的改变. 方法:采用以C57BL/6小鼠为遗传背景的APPsw/PS1dE9双转基因小鼠为AD的动物模型,分别于3、6、9和12月龄时处死小鼠,对照组为8~9月龄C57BL/6小鼠(均为雄性,每组15只).体外培养的20E2细胞(稳定转染APPsw的HEK293细胞)为AD的细胞模型,对照组为HEK293细胞.用Morris水迷宫对小鼠行为学进行检测.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6月龄及12月龄小鼠额叶皮层及海马部位、20E2细胞及HEK293细胞的线粒体形态,确定其线粒体形态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半定量的方法检测小鼠海马及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I和p62的含量,确定AD模型中自噬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半定量的方法检测小鼠海马及细胞内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和Parkin的含量,确定其线粒体自噬标记物的变化. 结果:(1)6月龄及以上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2)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和20E2细胞电镜下线粒体改变明显.(3)6月龄及以上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和20E2细胞自噬增加.(4)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和20E2细胞线粒体自噬标记物上调. 结论: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及20E2细胞在电镜下线粒体改变明显,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表达增高.据此推测线粒体自噬异常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 行为学 线粒体形态 线粒体自噬

王晓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379-385

2016-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