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陆曦教授治疗震颤麻痹的经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陆曦教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难治性震颤麻痹疗效,累积丰富的经验.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5--HT能神经元系统的改变及改的细胞毒作用等有关,多涉及氧化应激、蛋白异常积聚、线粒体功能异常、神经炎症反应等方面.传统医学多以“颤振、痉病、肝风”辨证论治。陆老师临症多年,认为本病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基本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内风、火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筋脉失养的结局,出现肢体震颤、拘急、行动迟缓等症状。老年人肝肾、气血不足更为显著,发病率高。帕金森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确切,治疗上根据不同情况应用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初期多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服药药效渐减,且副作用多,也不能有效阻止或逆转本病进程。本病辨证遣方,记有二甲复脉汤、杞菊地黄丸和六君子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化裁,研究证实,六君子汤有调理胃肠的功能,促使胃排空作用,使小肠吸收左旋多巴增加,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浆左旋多巴有效水平,减轻运动机能时好时坏的现象。

震颤麻痹 中医辩证 病理机制 中药治疗

陈金雄 童铷烯

35000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484-486

2016-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