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幕上脑分水岭梗死与中医体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幕上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脑分水岭梗死的病灶分型、中医体质及颈内动脉系统大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经头颅CT或MRI及临床证实的127例幕上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临床资料;采用体质评分量表评估每位入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幕上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病灶分型;同时采集颈内动脉系统中的病变血管及其狭窄程度;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为幕上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2)男女在脑分水岭梗死发病的年龄分布上具有差异性,男性发病年龄低于女性;60岁及60岁以上患者有90例,占70.87%.(3)不同体质类型间颈内动脉系统大血管狭窄率无明显差别,体质类型在颈内动脉系统大血管狭窄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4)本研究示皮质上型(32.94%)、皮质下上型(31.76%)、皮质后型(19.61%)三种类型构成比较高。按皮质型。.皮质,下型、混合型进行分析得出:皮质型37例(29.13%),皮质下型25例(19.69%)、混合型65例(51.18%),提示混合型构成比最大。(5)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占所有病变血管的百分比分别为41. 50% (61/147)、48.98% (72/147)、9.52% (14/147),以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为主,且大脑中动脉狭窄率高于颈内动脉。(6)不同病变血管其狭窄程度不同,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53.33%)较颈内动脉(35.24%)发生率高,有统计学意义。(7)不同病灶分型间颈内动脉系统大血管狭窄部位不同,皮质型与混合型在血管狭窄部位分布上有统计学意义。混合型较皮质型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病变率高,皮质型较混合型大脑前动脉病变率高。(8)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为血管狭窄的危险体质。不同体质类型间血管狭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体质分为实性体质、虚性体质、平和体质,分析得出仍无统计学意义,即不能认为体质在血管狭窄程度分布上有区别。(9)各病灶分型间血管狭窄程度有所不同,皮质下型与混合型在血管狭窄程度分布上有显著型差异。 结论:(1)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为幕上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高危体质。(2)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老年人多见。男性发病年龄低子女性。(3)不同体质之间颈内动脉系统大血管狭窄率无明显差别。体质类型在颈内动脉系统大血管狭窄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4)皮质上型、皮质下上型、皮质后型出现频率较多。在皮质型、皮质下型、混合型三者中,以混合型所占比例最大。(5)幕上脑分水岭梗死以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为主,且大脑中动脉病变率更高,大脑中动脉较颈内动脉发生重度或闭塞的频率更高。(6)混合型较皮质型发生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病变频率高,皮质型较混合型大脑前动脉病变率高。(7)不同体质类型在血管狭窄程度分布上无差别。(8)不同病灶分型间血管狭窄程度有差别,混合型较皮质下型在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上发生率更高。

幕上脑分水岭梗死 中医体质 颈内动脉系统 大血管狭窄 病灶分型

宋伟伟 曹晓岚 李衍滨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556-561

2016-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