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鼠形动物携带巴尔通体状况的调查
目的:调查宁夏鼠形动物体内巴尔通体的携带及自然感染情况,为宁夏鼠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不同地区和生境,采用鼠夹法捕获鼠类,进行分类鉴定,解剖鼠类,无菌采集肝脾组织,进行巴尔通体的枸橼酸合酶基因(gl tA)379bp片段扩增和菌体培养. 结果:从银川市、平罗、灵武、西吉、原州、泾原县共捕获鼠类233只19种,其中11种自然感染巴尔通体,分离出巴尔通体63株,鼠类感染巴士通体的阳性率为26.92%.其中野栖鼠类:阿拉善黄鼠自然感染率为45.45%,朝鲜姬鼠感染率为41.67%,黑线姬鼠感染率为35.56%,子午沙鼠感染率为34.62%,三趾跳鼠感染率为30%,长尾仓鼠感染率为25%,长爪沙鼠感染率为20%,洮州绒平感染率为13.64%,五趾跳鼠感染率为11.11%.但家栖鼠类:小家鼠自然感染率均为零. 结论:首次在宁夏鼠形动物中检出巴尔通体,野栖鼠类自然感染率较高.人群存在与外环境的鼠类接触感染发病的风险.
巴尔通体 感染状况 基因特征
张涛 鲁亮 赵建华 白学礼 田涛 刘起勇 卢世堂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国内会议
江苏扬州
中文
102-105
2016-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