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黄芪总苷对大鼠模型椎间盘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 方法:选用8-10周龄SD大鼠,体重(200±20)g,雌雄各半,在大鼠颈椎间盘后缘植入BMP与载体的复合制剂,使椎间盘组织退变、骨化,建立颈椎退行性改变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总苷高剂量组、黄芪总苷中剂量组、黄芪总苷低剂量组和甲钴胺药物对照组.证实模型成立后,按要求给予药物灌胃,分别于灌胃前后监测大鼠的运动功能,灌胃1、2、4w后分三次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颈椎间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标本中的IL1-β、TNF-α的含量.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成功后亦即给药前,模型组、黄芪总苷高、中、低剂量组、甲钴胺药物对照组斜板度数均明显减小(P<0.05);与黄芪总苷中剂量组相比,在给药1、2、4w后,黄芪总苷高、低剂量组斜板度数均明显减小(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1、2、4w后,模型组、黄芪总苷高、中、低剂量组、甲钴胺药物对照组大鼠椎间盘内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增大(P<0.05);与黄芪总苷中剂量组相比,在给药1、2、4w后,黄芪总苷高、低剂量组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增大(P<0.05). 结论:退变椎间盘不但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还可加速椎间盘的退变;黄芪总苷能减低退变颈椎间盘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具有减弱炎性反应和减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但存在量效关系.
脊髓型颈椎病 发病机制 黄芪总苷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实验药理
王玉泉 樊成虎 兰晓飞 唐晓栋 王亚宁
甘肃省中医院 兰州 730050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86-92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