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牵抖手法治疗儿童型尺桡骨下段双骨折
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间断牵抖手法治疗儿童型尺桡骨下段骨折,指出复位时严禁一味牵引,而是采用间断牵抖即分次的折顶、端挤等手法复位。该手法用力比较轻柔,即使是折顶,也是间断性轻柔的循序渐进,在骨折端慢慢靠拢恢复解剖的同时,支撑整个骨折周围的软组织,随着骨折端的复位,慢慢的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样极大的避免整复时再次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等,而且还能防止因暴力手法使骨折断端磨平导致骨折断端的不稳定,为骨折的稳定性愈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唐浩琛等指出复位时应做到:在骨断端松弛时手法复位。手指定位准确,着力点在骨断端处,方能最大限度发挥力的作用。术者、助手默契配合。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复位后无成角畸形、对位1/3以上、斜形骨折短缩在lcm内,即能达到功能复位,骨折愈合塑形后,患肢的外形及功能可完全恢复,不必为追求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而多次复位,以免损伤血管、神经及其他软组织。并且反复复位磨平骨断端,增加固定难度,且易再移位。综上所述,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复位前严禁牵引,使用间断牵抖,既可防止骨膜及肌组织嵌入骨断端,又可取得更高的手法复位成功率,临床运用价值高,可推广应用。
尺桡骨下段双骨折 儿童患者 间断牵抖手法 临床疗效
吴小宝 郑晓蓉 钟黎娟 练志平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 泉州 362000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210-211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