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UV/S(Ⅳ)工艺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效能及影响因素

臭氧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当水源中含有溴离子时,臭氧深度处理过程会产生2B级潜在致癌物溴酸盐.我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溴酸盐浓度为10μg/L.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末端控制技术——UV/S(Ⅳ)光催化技术对饮用水中BrO3-的去除效果,探讨了UV/S(Ⅳ)光催化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V/S(Ⅳ)工艺去除溴酸盐的效能较单独采用紫外灯照射或单独投加亚硫酸盐的效能要好,且UV/S(Ⅳ)工艺对溴酸盐的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当体系的溴酸盐浓度为0.1mmol/L,亚硫酸盐浓度为1.0mmol/L时,反应速率常数为0.032min-1.另外,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中压紫外灯照射去除溴酸盐的效能比低压紫外灯照射去除溴酸盐的效能高.S(Ⅳ)投加量为0.5-2.0mmol/L时,溴酸盐的去除速率与投加量呈正相关,且随着S(Ⅳ)投加量的增大,体系对溴酸盐的去除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溶液pH值对溴酸盐去除的影响较大,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溴酸盐的去除效果较好.

饮用水处理 紫外灯照射 亚硫酸盐 光催化工艺 溴酸盐 去除率

肖倩 于水利 王婷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国内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6年年会

江苏镇江

中文

352-362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