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PK/PD对临床用药优化的意义
通过查阅国内外依据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进行最佳临床给药方案的确定的文献,阐述了临床治疗重症感染常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PK/PD特点对临床用药优化的意义.虽然很多研究都应用了PK/PD理论对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进行了给药方案的优化,并提出过延长输注时间可以提高的临床疗效。但由于不同研究针对的病原菌不同,或者药动学参数的患者病例数不够多,仅比较了延长输注时间或持续滴注与传统快速滴注给药方式的不同,针对具体的临床患者,如何确定具体的给药方式仍然是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需要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比较了延长输注时间在临床治愈率、死亡率、不良反应以及经济学等指标方面的优势。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根据现有的测定数据应用在蒙特卡洛模拟的模型进行估算,仍然无法按照临床靶标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给药方案优化方式。
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临床用药 重症感染
白艳 王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北京,100853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7-21
2016-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