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药物性肝炎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征,总结其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肝损药物种类及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第一临床诊断为DILI收治住院患者作系统性回顾调查,根据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基础疾病、肝损药物等信息,对比研究西药与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临床分型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性,探讨可能与DILI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发生频率≥50%依次为乏力、纳差、尿黄.胆汁淤积型患者碱性磷酸酶值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值最高(P<0.05).中药引起的DILI患者比例高达60.6%,引起的DILI较为常见的西药有抗结核药、精神类药、非甾体抗炎药等.DILI相关因素肝胆疾病、免疫功能失调、糖尿病、高血压、长期饮酒、年龄≥45岁的0R值分别为6.552、6.130、3.774、2.801、2.002、1.838. 结论:凡是服用可疑导致肝损药物过程中或过程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纳差、肝区不适等表现或肝功能异常者均应得到高度警惕.原患肝胆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龄、长期饮酒、免疫功能失调很可能使服药者对药物的易感性增高,更容易引起肝脏损害,临床上对有这些危险因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应优先考虑可能DILI.

药物性肝炎 临床特征 致病因素

陆人杰 朱珊梅 唐风雷 范正达 郑中伟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事科 江苏,常州213001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常州213001

国内会议

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

南昌

中文

342-346

2016-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