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影响开发体系中的非结构性措施浅析

面对我国城市日趋严重的雨水间题,2014年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了“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以指导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与普及。基于对可持续雨水管理体系发展历程的回顾,围绕雨水管理根本思路的比较,总结了低影响开发体系中常规非结构性措施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及其相应的水文功能,进而分析其对于空间形态的内在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项目,形态差异将导致雨水管理在负荷与效率上的显著区别,场地设计的形态优化是实现高质量低影响开发目标的必要条件.

海绵城市 雨水管理 非结构性措施 水文功能

宋代风 刘姝宇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北京

中文

1-4

201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