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腰椎关节松动手法及冲击手法下椎间盘压力特征比较
目的:了解模拟腰椎关节松动手法和冲击手法下椎间盘压力的变化特征,探讨两种手法对椎间盘压力作用的异同. 方法:12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腰椎标本(T12-52)随机分为2组.一组模拟松动手法(n=6):预加载15°,速度3(°)/s,最大加载角度20°,速度1(°)/s,L5棘突水平加载9N;另一组模拟冲击手法(n=6):预加载15°,速度3(°)/s,最大加载角度20°,冲击速度33(°)/s,L5棘突水平加载22N.采用微型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L4-5和L5-S1椎间盘旋转侧前部和旋转对侧后部的压力. 结果:①两组内L4-5及L5-S1椎间盘最大压力均大于初始压力和结束压力(P<0.01),初始压力与结束压力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内L4-5及L5-S1椎间盘旋转侧最大压力均大于旋转对侧(P<0.05),旋转侧初始压力、结束压力均与旋转对侧无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间无论L4-5,还是L5-S1椎间盘旋转侧最大压力无显著差异(P>0.05),旋转对侧最大压力也无显著差异(P>0.05);④冲击手法组L4-5和L5-S1椎间盘两侧压力上升速度均大于松动手法组(P<0.01),下降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模拟腰椎关节松动手法和冲击手法下椎间盘旋转侧最大压力均大于旋转对侧,两种手法下椎间盘最大压力无差异,冲击手法椎间盘压力上升速度更快.两种手法对椎间盘相对安全,冲击手法比松动手法造成椎间盘损伤的可能性大.
腰椎关节 松动手法 冲击手法 椎间盘 压力变化
王飞 张军 冯伟 刘强 杨先文 张慧 韩磊 闵亚青 赵平
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正骨科 北京100142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筋伤手法治疗研究室 北京100102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内五科 广州510507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康复科 北京10014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中医药防治疼痛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与康复学术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河南洛阳
中文
354-360
2017-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