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测墒补灌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前人研究的小麦节水理论多数是在每次灌溉量为一定值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不同年际间各生育时期的降水量不同,土壤墒情不同,均以定值进行灌溉存在盲目性,浪费水资源.测墒补灌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降雨量、土壤含水量以及小麦的需水量,测定土壤墒情进行灌溉,是小麦节水灌溉亟需发展的技术.本试验于2012-2014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分别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均灌水60mm(Wck,当地定量节水处理)、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补灌至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5%和70%(W1)、70%和70%(W2),2012-2013生长季增设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补灌至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5%和70%(W3)的测墒补灌处理,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小麦 测墒补灌 水分利用特征 籽粒产量

许骥坤 王昌秀 石玉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国内会议

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255-255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