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腐熟剂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群体特征、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作物秸秆燃料化的比例越来越低,大量秸秆用于直接还田.为加速还田秸秆的腐熟,现正在推广施用秸秆腐熟剂.已有学者就施用秸秆腐熟剂对土壤养分、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试验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2014-2016年研究水稻—小麦连作复种系统中稻秸还田(SR)、稻秸还田+腐熟剂(FS)和不还田处理(NR)三种处理下冬小麦产量特征及其群体形态、生理性状表现,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麦季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性,估算了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和全球增温潜势(GWP).以期为稻茬小麦合理秸秆全量还田、减轻秸秆全量还田带来的影响提供依据。
冬小麦 籽粒产量 群体形态 生理性状 温室气体排放 秸秆腐熟剂
盛海君 牛东 施凯峰 孙凯文 吴浩 朱新开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97-297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