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雷公藤及其衍生物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本文就雷公藤及其衍生物生殖毒性进行了研究,雷公藤为卫矛科雷公藤属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山区和东北长白山区,以及韩国、日本等,是中国拥有的一种资源较丰富的药用植物。其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机体肠胃道反应、肝酶升高、白细胞下降、皮肤黏膜过敏反应以及性腺损害(如月经紊乱、精子减少)等。生殖系统是雷公藤的毒性特征,其中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减少、月经紊乱、闭经、卵巢早衰,以及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雌二醇水平降低等类似围绝经期表现。据研究报道,女性服用雷公藤1个月即可出现月经紊乱、闭经,闭经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与用药剂量成正比;大剂量应用时,性腺素毒性作用叠加则可能形成难以修复的性-腺发育障碍。临床研究表明,雷公藤治疗过程中女性患者出现闭经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状态有关。实验结果显示,雷公藤对雌鼠生殖系统有明显影响,表现为性动周期延长,卵巢萎缩,各级卵细胞、黄体数量减少,子宫内膜变薄,腺体减少等。雷公藤也可导致男性精子活力下降或少精、无精、畸形增多,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长期用药还会造成睾丸萎缩,这些症状多在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实验研究表明,雷公藤可引起镜子细胞凋亡,呈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使用雷公藤对睾丸、附睾组织有一定的损伤,可损伤睾丸生精小管中的各级生精细胞和附睾中的精子细胞。目前的生殖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雷公藤多苷、雷公藤生物碱和雷公藤甲素。首先,雷公藤多苷妨碍了镜子细胞的正常分裂过程,出现了核分裂而胞质不分裂的病理现象,最终导致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同时,雷公藤多苷使附睾上皮管腔内精子分布不均,许多管腔内精子很少或没有。雷公藤是一味疗效显著且毒性较大的代表性药物,因此,利用多种治疗手段结合、中药复方配伍、改变剂型、改变单体结构或改变给药途径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等方式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扩大气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雷公藤 衍生物 生殖毒性

李莹 孙祖越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学研究室,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2016年)学术交流大会

天津

中文

146-146

2016-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