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G-CSF对自体干细胞动员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干细胞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组),单照(R组)及治疗(RTG组)组.采用胸部单次照射剂量14Gy建立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治疗组小鼠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于照射前连续5天予以皮下注射(50ug/kg/d)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照组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伤后动态观测小鼠一般状况、死亡率,并于不同时相点取材,通过常规组织学结合组织学评分,Masson、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观察结合图像分析等方法,比较研究肺损伤及防治效应. 结果:单次照射剂量14Gy成功建立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该剂量死亡率为37.5%,死亡时间主要发生在照后11周左右.而G-CSF治疗组,全程无动物死亡.肺系数(肺/体重)在3,4月时R及RTG组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照射后肺组织学变化3月时主要为肺上皮、血管内皮等细胞为主的变性、坏死伴吞噬、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间质炎,肺泡壁部分细胞及局灶性纤维增生;4月时肺间质炎减轻,纤维增生及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组织学评分肺泡炎在3月时R、RTG组均与C组存在差异(P<0.01),纤维化评分在3、4月时相点R,RTG组均较对照升高(P<0.01),但RTG组较R组降低,4月时存在差异(P<0.05),天狼猩红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测定胶原含量也显示RTG组较R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14Gy小鼠胸部辐照剂量能够成功建立肺辐射纤维化模型,采用照射前自体干细胞动员可明显降低该剂量的死亡率,同时对于减轻早期肺损伤及间质炎,晚期肺纤维化的发生都有明显的效果,提示早期自体干细胞动员对于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具有正向作用.

放射性肺损伤 自体干细胞动员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疗效评价

孙慧勤 何君 王涛 王钰 周青 赵娜 龙爽 王锋超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防原医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

贵阳

中文

367-374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