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刺激对卵细胞的损伤作用
目的:观察卵母细胞在显微注射操作过程中对微针刺激的损伤反应,及其自我修复作用. 方法:收集19个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后获得的形态完好的小鼠卵细胞,置于显微操作仪上,分别用内径10μm和30μm的去核微针刺激细胞,观察细胞在受刺激后的形态改变,及停止刺激后其恢复情况,包括恢复后的形态、恢复的时间. 结果:形态完好的卵细胞在受到微针机械性刺激后,其形态会发生改变,出现损伤;10μm微针刺激后,胞膜出现邹折,不光滑,不易发生裂解死亡;停止刺激后,经过2h受损卵细胞能自行闭合破口,基本恢复原貌.用30μm的微针刺入卵细胞,细胞膜容易破裂、死亡.刺激前和刺激停止2h后的卵细胞细胞面积A、周长C差异有意义(P<0.01).Form AR、规化形状因子RFF及形状不规则指数F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形状因子PE、长短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显微注射过程中,微针刺激对卵细胞具有损伤作用,10μm的微针刺激后所形成的损伤在停止刺激后细胞膜能自我修复用30μm的针刺入卵细胞,细胞膜容易破裂、死亡.
卵母细胞 微针刺激 损伤反应 自我修复
章思思 贾俊双 黄业恩 申洪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肿瘤学研究所,广州,510515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386-389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