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镁铁质岩体形成时代、岩浆源区与成矿作用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位于中亚造山带准噶尔地块东北缘,北邻额尔齐斯深大断裂.该矿床富矿比例较高,是我国仅次于金川、夏日哈木的第三大岩浆型铜镍矿床.矿区镁铁质岩体成群发育,已发现岩体13个,工业矿体主要集中在Y1和Y2岩体中.本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论述喀拉通克岩体群形成时代和演化关系,探讨不同岩体的成因和含矿异性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Y3和G21岩体的演化程度高于Yl和Y2岩体,说明随着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进行,喀拉通克含矿岩浆逐渐分异演化,硫化物含量也随着减少。因此,今后的勘探工作应重点寻找基性程度更高的岩体/岩相。

铜镍矿床 镁铁质岩体 构造演化 含矿异性 成矿作用

冯延清 钱壮志 段俊 徐刚 陈炳龙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西安

中文

187-188

201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