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虚拟现实技术在地质科普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它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和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技术,利用这多种技术可以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大量地质数据建模,建立出逼真的地质虚拟世界,使用户身临其境感受地层、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空间物理关系,认识了解他们内在的地质作用关系,达到地质科普的目的.分布式虚拟现实支持多个用户实时的通过网络对同一虚拟世界进行观察和操作、共享信息、实现交互,以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它将综合利用前面几种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质科普用户联合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使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

地质科普 用户体验 虚拟现实 多元化场景

任伟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西安

中文

378-379

201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