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王鸿祯年谱

1916年11月7日,王鸿祯生于山东苍山卞庄一个聚族而居的书香世家,字瑞符,名鸿祯.据卞庄王氏家谱西门里支谱记载.卞庄王氏,溯源两晋,已逾一千五百年.苍山县这块土地上,文化积淀深厚,曾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正是这片热土的养育,王鸿祯的童年时代、高小生活在这里度过,在他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他决定改学自然科学。报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洋大学三所名校,均被录取,最后他选择了北京大学专攻地质学。 1939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毕业留校任教,曾担任普通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地形测量等多门课程的助教。1945年参加教育部主持的英国留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赴英留学,开始了他学术生涯的一个新阶段。学成回国后报效祖国。王鸿祯长期不懈研究珊瑚古生物,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提出以年代地层、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以及层序地层级别体系和可能的夭文控制因素,发展了地球节律的思想、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国古地理图集》是地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典范、概括时空,提出了中国及全球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其历史演化体系。

王鸿祯 地质工作者 求学经历 学术思想

陈宝国 焦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42-98

2016-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