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遗传毒性测试方法在烟草制品体外毒理学评价中的应用

目前,由于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可能长期低剂量接触烟草烟气中的化学成分,烟草制品的遗传毒性效应得到了广泛关注及大量研究。烟草烟气是一种复杂的气溶胶,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评价烟草制品的体外遗传毒性效应,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烟草企业在烟气捕集及样品前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基于不同评价目标的染毒方式。同时,根据遗传毒性测试方法检测的遗传学终点的不同,已经建立了:检测基因突变的Ames试验,LacZ转基因突变测试、小鼠淋巴瘤胸昔激酶测定试验;检测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畸变的体外微核试验,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双核微核)试验;检测DNA损伤的彗星试验等体外方法。不断创新并发展更多的反映不同损伤机制的表征指标和相应的测试方法,完善补充毒理学数据,识别有害结局路径的关键早期分子事件,为烟草制品的健康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及产品研发提供科学客观的证据。

烟草制品 体外毒理学 遗传毒性测试 有害结局路径

李翔 华辰凤 尚平平 谢复炜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1

国内会议

2016(第二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有害结局路径(AOP)与风险评估培训会议

杭州

中文

151-152

2016-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