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二次纳米沉淀法制备负载羟基喜树碱的高分子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

羟基喜树碱(HCPT)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型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癌、肝癌、头颈部癌、结肠癌及白血病,具有无交叉耐药的优点。但是,HCPT不溶于水,临床所用水溶性制剂系其钠盐制剂,存在稳定性差、不良反应大,以及抗癌活性降低等缺点。聚合物纳米载药体系是抗肿瘤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具有增溶药物、提高稳定性、降低毒性、改变药物体内动力学特性和增加靶向作用的特点,有望解决上述HCPT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制备HCPT纳米载药体系的方法多为透析法和薄膜分散法,此类方法制备的纳米载药体系载药量较低,并且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不太令人满意。因此,开发负载HCPT的高性能药物载体对于抗肿瘤药物传递体系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合成了两亲性四臂星型聚乙二醇/聚乳酸(4SPEG/PLA)共聚物,并将兵作为载体,采用二次纳米沉淀法制备了负载HCPT的纳米粒子,研究了纳米载药系统的粒径分布、载药量和体外释放行为等特性。采用二次纳米沉淀法制备负载HCPT的纳米粒子,可以延长羟基喜树碱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中,制得的载药纳米粒子的最高载药量和包封率(如表1所示)可分别达到15.35土0.02和73.5土0.9。负载HCPT的纳米粒子的粒径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得。以载药量最高的载药纳米粒子(由4SPEG/PLA-4制备)为例,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载药纳米粒子的粒径在l00-150nm之间,粒径分布较窄。载药粒子能通过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简称EPR效应)到达肿瘤组织,实现药物的靶向聚积。

高分子纳米载药系统 羟基喜树碱负载 二次纳米沉淀法 粒径分布 载药量 体外释放行为

王月霞

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济南250353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18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203-204

2016-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