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急性三氯丙烷中毒1例
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职业性急性三氯丙烷中毒1例,该工人因操作原因而于皮肤接触2-4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和恶心,乏力等中枢神经症状和消化道症状,24小时左右相继出现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并监测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和肾脏损害,表明短时间内皮肤接触TCP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中毒性肝病,孙道远等,报道亚急性TCP中毒10例,主要是肝脏损害,病情严重程度与接触情况、个体原有肝脏基础疾病有关。本病例TCP接触时间较长,且没有防护措施,短时间出现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表明短时间高浓度的TCP接触会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病,与报道及实验结果相似。对于该例重度肝损害患者在应用激素冲击及保肝等治疗同时联合连续五次的血液灌流治疗,每次灌流时间约2小时,肝功能及临床指标回复迅速,且半月内无反复出现肝酶升高现象。三氯丙烷的相对分子量为147,44,属于小分子物质,血液灌流由于灌流器内的吸附剂,活性炭或树脂,其颗粒表面面积非常大,对于部分与蛋白结合的物质可以迅速吸附,故急性中毒时如果血中监测到浓度可通过血液灌流加速吸附和清除毒物,但是被组织吸收的毒物会重新分组到血液中达到新的平衡,故应定期监测及反复连续灌流,s,。该病例证明对于TCP所致的重度肝损害进行血液灌流治疗,临床疗效好,患者肝酶、胆红素下降迅速,能有效的遏制病情恶化,缓解症状,有效防止进展为肝性脑病及肝脏坏死,可作为该类重症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急性三氯丙烷中毒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生存质量
菅向东 宋玲莉 李海 于光彩 孙婧 高一凯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中毒科
国内会议
2016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99-200
2016-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