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完全混凝修复切削液工艺研究

本文采用“不完全混凝修复工艺与设备”在最大限度保留切削液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的混凝剂,系统研究了废切削液中杂油、碎屑、金属粉末及悬浮物等杂质的去除过程,同时对混凝后的切削液进行过滤性和粒径分析试验,并对废切削液的处理后循环利用工艺进行评价,从而在废切削液失效之前,筛选出混凝过程工艺的最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去除SS效果、消泡性、防锈性、防腐性等性能指标达到最佳时,PAC+PAM的加药量最少,在正常切削液COD的合理区间,保证了乳化油有效成分的稳定性,避免了加入Fe2+使溶液偏向于酸性,超出了切削液pH合理范围8-10之间。切削液经过不完全混凝修复工艺处理后,过滤性能、悬浮颗粒物粒径、含油量、消泡性、防锈性能、防腐性能等指标满足GB6144-85要求以及切削液使用标准。

金属切削液 修复技术 不完全混凝 工艺参数

刘威风 孙明申 费庆志

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大连116028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9-19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