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型胶质气泡气浮分离水体纳米颗粒污染物的研究
本文采用改进的胶质气泡发生器,高速搅拌制备负载絮凝分子的胶质气泡,并将气泡发生罐与气浮池连用,构建连续型“气泡发生-气浮分离”装置,去除水体中的纳米颗粒污染物。实验将两性表面活性剂3-磺丙基十四烷基二甲甜菜碱(STDAB)分别与有机高分子阳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T)混合,在高速搅拌下制备STDAB-PAM和STDAB-PACT两种胶质气泡,研究表面活性剂/絮凝剂比例对絮凝型胶质气泡直径、稳定性(半衰期)、气含量和zeta电位等性质的影响,并对比负载絮凝高分子前后气泡性质的差异。在连续气泡发生和气浮分离实验中,考察絮凝型胶质气泡对水体纳米SiO2颗粒的分离去除效果,以及原水pH和离子强度对气浮行为的影响。
水体污染 纳米颗粒污染物 胶质气泡 絮凝分子 气浮分离法
张明 卢晓丽 周琪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082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09-109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