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紫外光助纳米壳聚糖丙烯酰胺共聚及其结构表征

本文首先采用离子交联的方法合成了壳聚糖纳米颗粒(NCS),接着在有紫外光(UV)和光引发剂的引发体系中将聚丙烯酰胺(PAM)接枝到壳聚糖纳米颗粒上,得到共聚物NCS-g-PAM。同时考察了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影响共聚物特性(特性粘度和产率)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XRD、核磁共振(1H NMR)、扫描电镜(SEM)差热-热重(TG-DTA)等对合成产物的结构特征、表观形貌、热热稳定进行了分析。红外图谱和核磁共振谱表明上述两种物质的特征官能团都出现在了共聚物上,XRD图谱说明了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形成破坏了壳聚糖原有的晶型结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共聚物结构更加松散和多孔,同时也间接证明了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形成。通过差热-热重分析得到共聚物热稳定性更好。

聚丙烯酰胺 壳聚糖纳米颗粒 合成工艺 晶型结构 热稳定性

马江雅 付坤 张新喜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马鞍山243032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22-122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