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滤膜选择性与透水性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微滤膜是目前水处理中运用较为广泛一种膜.由于微滤膜的孔径较大,在过滤过程中,水中污染物可能进入膜孔内并在孔壁粘附,使得膜孔径缩小,并导致膜的透水性降低和跨膜压差增大.微滤膜透水性的下降会进一步影响微滤膜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从节能降耗和提高微滤膜去除效率的角度看,阐明污染物在微滤膜中的传递机理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对模型中溶质在膜孔内的吸附系数进行修正。并以水处理实践中最常用的两种微滤膜,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膜孔径约为60m)和玻璃纤维膜(膜孔径约为l000nm)为研究对象,模拟了溶液离子强度为l0mmol/L,pH分别为4.78、5.78和10时,牛血清蛋白(BSA)在这两种膜的传递过程。并在相似条件下,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为了比较不同微滤膜的过滤过程,本文采用无量纲透水性和选择性,来分别反应膜的透水性和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过滤刚开始时,相同透水性不同pH值条件下,PVDF膜和玻璃纤维膜的选择性大小均为pH4.78>pH5.78>pH10,主要是由于膜孔内BSA与孔壁间静电斥力随pH增加而增大,导致BSA在孔内黏附系数下降。
水体污染 微滤膜 透水性 选择性
秦兰兰 马静 黄海鸥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100875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
南京
中文
239-240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