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营子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成因

赤峰蒙古营子岩体位于华北板块以北的兴蒙造山带南端,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其SiO2含量介于56.88%~68.82%之间,Na2O含量为4.32%~4.54%,K2O含量为2.3%~3.86%,且Na2O>K2O.里特曼指数σ=2.4~3.29,Al2O3含量介于15.1%~16.8%之间,A/CNK=0.81~0.92,属于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Sr含量为782×10-6~1230×10-6,Y和Yb平均值分别为20.1×10-6和1.77×10-6,(La/Yb)N值为19.84~22.03,δEu=0.81~1.04,Eu异常不明显.岩体总体显示出C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属性,暗示岩浆可能源于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52.8±2.4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古生代末期—早中生代.结合兴蒙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认为蒙古营子花岗闪长岩应为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后碰撞阶段的产物,具有幔源岩浆底侵诱发地壳生长的指示意义.

花岗闪长岩 年龄测定 成因分析 地球化学特征

刘珏 郗爱华 葛玉辉 唐向阳 徐博文 王明智 马艳军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437-446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