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大洋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是一条典型的早古生代造山带,是由陆壳深俯冲形成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产于其中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原岩形成时代普遍大于750Ma,原岩的性质为陆壳属性,但柴北缘东段都兰沙柳河地区出露的含柯石英榴辉岩原岩的形成时代为516Ma,原岩的性质为洋壳属性,证实柴北缘局部地段还存在洋壳深俯冲,柴北缘地区可能记录了从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再到碰撞造山这一完整的演化历史.本文主要从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柴北缘地区陆壳深俯冲前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大洋发展与演化的岩石记录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柴北缘地区在700~850Ma时受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影响发生了裂解;535~700Ma时在裂解事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大洋,沿柴北缘连续分布的岩石记录表明该洋盆可能在早古生代已具有一定的规模;460~535Ma时该洋壳发生了俯冲消减作用;450~460Ma期间洋盆闭合消失.这一认识对全面深入了解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柴达木盆地 大洋 洋壳俯冲带 历史演变 岩石学 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同位素

朱小辉 陈丹玲 王超 王红 刘良

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 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邢台,0540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234-251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